田野實查和口頭訪問,一直是質性研究常用的方式。

相對於其他學科會用實驗器材、電腦等當作研究的工具,

質性研究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人當成研究的工具,

更詳細的來說–就是把自己當作研究用的工具。

質性研究所受的訓練是,別太主觀的看任何事項,

但相信我,說完全客觀是騙人的。

人是會動會思考的生物,要屏除主觀完全客觀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也就是會有這樣的一絲絲主觀,往往會造成研究的不確定因素。

或許是好,也或許是壞。

當我們進入研究現場,把自己當成工具去實查、去口訪,

別的不說,就單純的以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關係而言,

就有些曖昧難以界定了。

燒瓶不會和鹽酸產生特別的關係。

電腦不會和數據產生特別的關係。

微生物不會和顯微鏡產生特別的關係。

但是訪問者和受訪者呢?

是要單純維持制式的訪問,結束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,老死不相往來

還是要偶有聯絡,變成像朋友那樣呢?

之前去某地區訪問人家,

好死不死的,時間是中午的午餐時間(這個時間點去是非常不對的),

受訪者擺了一桌料理請我們吃飯。

鹽酸不會請燒瓶吃飯。

數據不會請電腦吃飯。

微生物不會請顯微鏡吃飯。

但是受訪者卻有可能請訪問者吃飯。

這時候我們是該請受訪者快點吃一吃然後接受我們的訪談,

還是坐下來邊吃邊聊邊訪談呢?

最後我們選擇的是後者,大家坐下來,

像許久不見的朋友那樣邊吃邊聊。

或許這就是質性研究迷人的地方,

沒有制式化的規定,也沒有很肯定的因素,

一切都那樣的不確定。

能夠學習到這樣的研究方法,就某些方面來說,挺不錯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i700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